张及玲:弘扬教育家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时间:2023-10-13浏览:208设置

近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面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勉励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道尚德、尊师重教的核心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教师职业精神的深邃凝练和时代升华,蕴含和体现着新时代中国教师鲜明独特的精神气质。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阐述后,倍感兴奋,深受鼓舞。下面就结合我个人工作实际及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是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报国理想。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始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将每一件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真正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二是要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涵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楷模。

三是要修炼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基本功。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以高超的教育艺术,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差异和个性多元发展,让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和谐的课堂文化中自由舒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四是要勤学笃行,守正创新。当今世界,知识更迭和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演进,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需求日新月异,教师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处于新时代的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一桶水”的扎实学识,更要有如“江海”般不断更新的育人智慧和学养。教师只有自身先成为笃行不怠的终身学习者,潜心钻研,持续提升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才能更加自信地教好每一名学生,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要乐教爱生,无私奉献。“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乐于教导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本职,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更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好的老师是充满爱的“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这种爱体现在“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乐教情怀,体现在关爱每一名学生的师者仁心,体现在甘守三尺讲台的两袖清风。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潜心教书育人为己任,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滋养、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党政办公室 张及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