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与会教师代表,总书记提到在我们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定、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下面我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教育家精神分享一些我的所思所想。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2014年的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到要做四有好老师,其中一有便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那一年的我本科还未毕业,心中的理想信念还停留在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那一年,给自己立下了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目标。所以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四有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就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到底要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那时的我认为要有心怀祖国的理想信念。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我首先是一名中国人,所以爱国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职责,是我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其次,作为教师,我要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心有大我,心系民族复兴,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踔厉奋发,努力成为一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大先生”。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第一次知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是在南宋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其中提到: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髻,有澄清天下之志。在《世说新语》当中说的是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典范。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自然要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学生,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在生活中要自律自省,如孔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多思考多自省,才能保持头脑清明,在职业生涯中要恪守职责,坚守底线,不被名利物欲所困,站住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履职尽责,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是给我们广大教师指明了躬耕教坛的方向,教师从古至今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教师的育人智慧关系着能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有力人才。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对于自身的育人理念做到常学常新,教师自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启智不是过去一味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育,而是重在“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适应现今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能力。“润心”不是过去耳提面命、尊崇教师的绝对地位,而是重在“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春风化雨般的熏陶,滋润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塑造出健全的人格,真正地俯下身子接近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勤学笃定、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每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事。记得在今年新进教职工培训会上,贺瑞虎书记说要充分认识开放大学的使命和任务,把终身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更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出发坚持终身学习。黄平槐校长也提到要做一名价值显著的“大先生”,在追求政治成长、专业成长的同时追求价值成长,将价值成长的着力点立在明确人生目标上,在课堂上清楚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在岗位上明确自己的价值,然而自身的价值挖掘正是在勤学创新中完成的,常学常新,将学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以自己终身学习的行动影响学生,凭借勤学笃定、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激励学生用青春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还记得94岁高龄的于漪老师说:天工造物十分神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于漪老师将这种“仁爱”根植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这种仁爱是不论贫富贵贱、不论聪明与否的“有教无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是为师的大情怀,她用自己的教育梦编织出更大得到“中国梦”。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心中有着桃李满天下的教书梦,在实现自己教书梦的同时,也要在学生心里种下“报国梦”。谈到甘于奉献,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便是张桂梅校长,半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许多大山里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了大山,正如颁奖词所说: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胸怀天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历史中重要的一条,也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过去所说的为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在今天为胸怀天下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那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名教师,同样要有胸怀天下的追求,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追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传承古人“家国天下”的优秀传统,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胸怀天下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它彰显着中国价值,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身为教师的我们,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文化自信根植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出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教育家精神扎根心中,不负党和人民,肩负起育人使命,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先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人文与健康学院教师 袁雅晗)